這一篇要讓你的程式「會做決定」。
從「今天要不要帶傘?」到「成績是否及格?」這些日常判斷,其實都能轉成程式裡的布林值(True
/False
)與比較結果。
掌握布林變數與關係/邏輯運算子,你就能替程式裝上一組「紅綠燈」,讓它依條件走對的路。

流程控制 (Control Flow) 概念介紹
想像一下早晨起床的情景:
今天是工作日嗎?
如果是,你必須起床準備上班或上學
外面在下雨嗎?
如果是,你需要攜帶雨傘
路況如何?
決定你要走哪條路線
程式的流程控制與此類似,透過條件判斷來決定執行哪些程式區塊,形成程式的決策路徑。

什麼是流程控制?
流程控制是程式的執行順序,決定了哪些程式碼區塊應該在何時執行。
在 Python 中,程式預設會從上到下執行,除非我們添加「閘門」(條件語句)來改變這個流程。
這些條件語句就像路口的紅綠燈,告訴電腦什麼時候該執行特定的程式碼區塊。
Python 流程控制的特點:
- 從上到下順序執行
- 條件語句可改變執行順序
- 使用布林表達式進行判斷
布林表達式基礎
布林表達式是只能為 True 或 False 的陳述句。
布林表達式範例
- 今天是星期二 (可以為 True 或 False)
- 10 大於 5 (永遠為 True)
- 太陽從西邊升起 (永遠為 False)
非布林表達式範例
- 星期五是最棒的一天 (這是主觀意見)
- 這門課很有趣 (無法客觀判斷)
- Python 是最好的程式語言 (也是主觀評價)
布林表達式是條件語句的基礎,讓我們能夠根據特定條件執行不同的程式碼。
布林變數
True 和 False 是特殊的資料類型:bool。被賦予這些值的變數稱為布林變數。
直接賦值
# 直接賦值 True 或 False
is_student = True
has_license = False
print(is_student) # True
print(has_license) # False
賦值布林表達式
# 賦值布林表達式的結果
is_adult = age >= 18
is_valid = password == "secure123"
can_vote = is_adult and is_citizen
print(is_adult) # 取決於 age 的值
print(is_valid) # 取決於 password 的值
布林變數是條件語句的基礎,能夠儲存條件判斷的結果並在程式中重複使用。

關係運算子:相等與不相等
關係運算子用於比較兩個值,並返回 True 或 False。
相等運算子 (==)
# 檢查兩個值是否相等
5 == 5 # True
7 == 3 # False
'7' == 7 # False (類型不同)
不相等運算子 (!=)
# 檢查兩個值是否不相等
5 != 3 # True
4 != 4 # False
'5' != 5 # True (類型不同)
注意:比較時要留意資料類型。字串 ‘7’ 和整數 7 是不同的類型,所以 ‘7’ == 7 會返回 False。
關係運算子進階
除了相等 (==) 和不相等 (!=) 外,還有四種關係運算子:
大於 (>)
10 > 5 # True
3 > 7 # False
大於等於 (>=)
5 >= 5 # True
3 >= 9 # False
小於 (<)
4 < 10 # True
8 < 2 # False
小於等於 (<=)
7 <= 7 # True
9 <= 6 # False
這些運算子讓我們能夠比較數值大小,建立更複雜的條件判斷。